I know it's quite long... but I learned a lot from this article and sharing it with you!
(取自goodtv 月刊)
母親的價值

孩子在我們的看顧下成長、學習,增添他們生命的深度及色彩,並完成最終的人生圖畫。作為一個母親,還有什麼比這更有價值呢?

在這世代裡,「母親」這兩個字,已經不是那麼容易定義 了!因為她可能是傳統相夫教子的母親,也可能是家裡經濟來源的母親,或是母兼父職的單親媽媽…;她還得以女兒及媳婦的身份來面對自己與丈夫的母親,錯綜複 雜的角色,來自傳統家庭結構的改變、來自走出廚房的迷思、來自家庭與事業一肩挑的擔當…。

在所謂的「現代女性」的觀念裡,家庭主婦似乎等同於「落伍、與世脫節的女人」,在家帶小孩不再是有價值的工作。反之一方面能經濟獨立,負起家計,又能一展所長,職業婦女成了理想的女性典範。然而,大部份女性不是超人,「家庭」與「事業」常常讓女性不知以何為重。

常常有這樣的例子:夫婦倆若各自為事業打拼,加班、應酬,卻挪不出時間溝通、協調,自然同床異夢,甚至造成離婚,或造成問題的單親家庭。而在所有的犧牲中,受害最深的就是「孩子」。作為一個母親,得失之間,妳的取捨是什麼?

神的計劃是命定「家」成為人類成長最好的環境,在家裡孩子可以得到愛、歸屬感與安全感,孩子在父母悉心的照顧下,才能建立安全的依附感及人際關係。

當孩子一出生,接到媽媽的懷裡,嬰孩就開始在母親的照料下產生「溝通關係」,從聲音、觸摸,而後模仿臉上的表情和肢體語言。心理學專家發 現,孩子先從母親開始產生依附感,而後才是父親,幼年時,孩子經由遊戲依附父親,而母親則扮演「養育者」,與父母關係穩定的孩子長大之後能展現自信和能力 的性格。

透過安全的依附感,父母讓孩子及青少年願意向外出擊。因他知道「家」是可以回去的地方,不僅身體得到補給,不安的心和情緒都得到安慰。當孩子對父母有信心,知道他們可以依靠,才有可能向他的未來探索和冒險。


父母更提供孩子一個親密的關係模式,孩子對自己的認識及與他人關係的建立是透過父母早期與他的關係。根據父母如何對他,孩子會形成「別人會 如何對他」的期望。如果父母是溫情、充滿愛、並常常可以接近,這個孩子會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和有價值的人,當他長大成熟時,就會有高度自尊,並且能信任別 人,在往後與其他人的關係中,他有能力與配偶和孩子產生親密關係。

有些人會問:孩子一定要媽媽親自撫育嗎?爺爺奶奶不比媽媽有經驗嗎?如果孩子大部份的時間都與爺爺奶奶在一起,誰會成為這孩子「心理上的母親」─也就是他最親近的人呢?應該沒有一個母親希望在她孩子的情感生命中,成為次要的角色。

所以「母親」是一個無可取代的職份,無論女權人士過去二十年來如何想要抹煞男女的不同,上帝的創造還是命令女性的身體孕育她的嬰兒,直到出生。而母親不只是餵奶、換尿布、和孩子玩而已,她是在教導孩子有關愛和親密的功課。

然而時代變遷,現代婦女少有不外出工作並將孩子交給保母或雙親帶。工作、家庭,孰輕孰重?並沒有標準答案,但有一點可以確定,不論你選擇什 麼,最不能犧牲的就是「兒女的利益」。一天二十四小時,人只有這些時間和體力能使用,如果把它全部投資在同一個地方,就無法用在另一處,你同意嗎?我們必 須打破「女強人事業家庭兩得意,能遊走於丈夫孩子及上司之間」的迷思,畢竟自找藉口支持上述的想法,後來卻發現應付不來,白白犧牲你最愛的家人與難以挽回 的親情,豈不得不償失?這是職業婦女需要特別謹慎的地方。

有這樣的故事:
一位忙碌的職業婦女,她的孩子小時候需要她留下來陪伴遊戲時,她卻難為的說:「媽媽今天要出差,你自己去玩…」;孩子第一次畢業、渴望媽媽 到場看他上台領獎,她卻歉疚的說:「讓爸爸參加就好了,媽媽要開會,…」;孩子放學回家,急著想找媽媽訴說今天發生的事,卻看到家裡只有外傭…。當孩子長 大,獨立並且離開家庭,開創他自己的一片天空時,而退休的媽媽年事已高,想要含飴弄孫,與孩子吃頓飯時,孩子卻說:「媽,對不起!我今天要開會,無法陪 你,改天好了…」掛上電話的那一刻,這位媽媽緩緩說道:「他果然像我!」

沒有人希望這樣的親子關係發生在自家中,但今天無數的家庭正走向這樣的結局,因此,我們必須更謹慎衡量自己的能力與界限。對於必須外出工作 的母親們,有一些中肯的建議:如果迫於現實而必須工作,就毋須有罪惡感,只要這份工作不犧牲孩子的利益,而是取得家庭與事業平衡,就可以過得心安理得。

如果必須工作,要考慮那些前題?
一、與先生溝通:妻子要尊重丈夫的看法,他是否介意你在「賢妻」或「母親」的優先順序外仍能兼顧工作,如果你外出工作導致破壞兩人生活,或先生及孩子覺得沒受到應得的照顧等,很容易發生爭執。
二、家人的幫忙:若要將孩子給公婆或父母帶,需有確切的溝通與妥善的安排。
三、安排保母:慎選人選,並考慮孩子能受她照顧、影響(學習榜樣)嗎?孩子進學校前會更換保母嗎?孩子會不會因此沒有安全感?
四、自我評估:選擇工作時要考慮工作性質會不會過長、不固定,或太累而回家無法照顧孩子?是否還有時間、精力、智慧給家人及孩子?
五、延緩幾年發展:若必須補貼家用,可否考慮兼職或或短期工作,之後再作生涯規劃,照顧孩子幾年後再自我發展。

此外,向神禱告,尋求祂的心意,是不可或缺的功課。「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她的價值遠勝過珍珠」(箴言31:10),求神讓我們在作生涯規劃和評估時賜下智慧,因為這些決定影響自己、丈夫和孩子既深且鉅,稍有疏忽,付出的代價是難以挽回的。

至於未外出的家庭主婦,鎮日為孩子、家事暈倒頭轉向,而丈夫卻以為她「賦閒在家」。

提醒為人丈夫的,家裡的事可不比在外面上班輕鬆呢!聖經箴言31章28節提到:「她的兒女起來稱她有福,他的丈夫也稱讚她說,才德的女子很多,惟獨你超過一切。」男人們,伸出你溫暖的手,抱抱你的太太,她需要你的鼓勵。在實質上,丈夫要如何支持妻子呢?

一、體恤她的需要:在家帶孩子容易覺得沒成就感,若又遇上孩子發燒、厭食或吵架,更感到「自己很孤單」。試著給妻子體貼的眼神及溫馨的話,適時伸出援手解決她分身乏術的窘境。
二、讓妻子覺得所作的值得:智慧的丈夫是妻子最好的輔導者,要常常感激她為家裡所作的一切。
三、實際的幫助:偶爾把孩子交給親人或臨時保母,享受一下「只有兩人的世界」,若丈夫無法陪「妻子」出去,至少抽一點時間在家帶孩子,讓妻子自己出去清閒一下。
四、與妻子一起撫育:打從妻子懷孕起,你可以扮演體貼的丈夫,和她一起研究妊娠知識、儘量安慰她不安的情緒,孩子出生、養育,一直到孩子成長,男人要試著放下身段,你會發現,自己也能從撫育孩子中得到樂趣及成就感。

孩子的生命像一幅圖畫,物質供應就像是畫面的輪廓,他們所讀的學校、所擁有的玩具,都只是圖畫上的黑色邊線,惟有父母的愛、關心和接納能給予自我價值、心靈和情緒的安全感,自我形象及自信心的色彩。

臨床心理師古瑞博士觀察美國一百個最幸福的家庭之後所學到的功課。他說:「父母與子女親近,不僅形成一種持久的家庭關係,也帶給孩子安全 感。孩子長大即使離家後,無論遇到什麼樣的生活,面對何種冒險與失敗,無論他們看到那些外在的支持如何粉碎腳前,他們都確知父母親依然在那裡,確定永遠還 會再團聚,幫助他準備下一回合的衝刺,沒有一件事比父母支持,更能確定而堅立孩子的自信心。」

媽媽們,你能給孩子的比你自己想像的還要多,「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6)孩子在我們的看顧下成長、學習,增添他們生命的深度及色彩,並完成最終的人生圖畫。作為一個母親,還有什麼比這更有價值的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tefulM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